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:::

少子女化世代

撰文◎好家庭事奉中心

今(2024)年是華人習俗中的龍年,充滿了生子的挑戰。比起上一次龍年將近23萬個新生兒,今年可能少了將近10萬。傳統華人社會無論如何都要生個龍子、龍女的龍年效應,顯然不再。

現代家庭生得少,焦點都在孩子身上

因為社會結構的轉變,可以想像現代父母的上一輩,全心希望孩子的物質生活可以好一點,毫無時間與能力進行親職教育。時移事往之後,網路將教養孩子許多不同的知識呈現在父母面前,信手拈來就有各種模式可用,有時甚至還互相矛盾。當此之際,如果父母仍沿用過去「我都為你好」、「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多」、「照我說的做就沒錯了」等管教方式,面對資訊能力更為強大的網路原住民(30歲以下的青年族群),不踢到鐵板才怪。

原來,家庭教育不是父母教孩子的教育,而是如何經營家庭的教育,甚至是家庭遭遇問題時,如何處理不同問題與解決衝突能力的教育。

未來,無論是否為教會會友,甚至有更多福音朋友,因為不知如何處理親子關係、想試試看教會所信的這位神是否有能力解決問題,都可能會大量湧進教會尋求協助。這時,教會該如何接手?除了根源性的代禱、祝福、領受聖靈,讓人可以感受神的同在之外,教會還可以做些什麼?

建造教會家庭關懷同工,助力親子關係

GOOD TV好家庭事奉中心與前東海大學社工系主任、台中生命線主任、資深家庭治療師武自珍老師,共同開發「家庭關懷同工培訓課程」,就是為了幫助陷入親子關係問題的父母來到教會尋求幫助時,教會牧長、區牧、同工、小組長等第一線家庭關懷人員,可以很有效地接住弟兄姐妹的情緒與困境。在非諮商、輔導的前提下,成為有效的關懷、陪伴者。

特別是少子女化的時代,父母非常容易把下一代的表現,做為自己教養策略成敗的衡量:假若孩子情緒穩定、學業表現優異,表示背後有十分會教養、教養能力卓越的父母;反之,當孩子有過多的主觀、不聽父母的話、出現讓大人感到意外的行為、不致力於學校表現時,這些孩子的父母,就很可能認為自己是失敗的父母。這種以「孩子表現」做為成功與失敗的標準,大量地出現在當代社會,其中包含基督徒所建立的家庭。因而當親子間對於「期待」、「道理」、「要求」、「推論與解釋」不同時,難怪親子衝突所在難免。

把關係帶到 神面前,親子問題惟一出路

「家庭關懷同工培訓課程」第5課-認識親子關係的困境與關懷,可以幫助教會正在陪伴會友、福音朋友的牧長、同工、小組們,當弟兄姐妹遇到親子關係困境尋求幫助時,不是急著告訴他們應該如何,而是聆聽弟兄姐妹的沮喪、抱怨,同理他們的情緒,然後一步一步抽絲剝繭,引導弟兄姐妹來到 神面前,以致可以明白自己情緒的由來,理解自己的想法困在何處,開啟自己面對關係困境的方法。

這是一套讓教會的關懷同工著重在陪伴過程,而非強調告訴求助者解決策略的課程。當親子關係中陷入困境的父母,缺乏有人傾聽他們的說法、同理他們的情緒,幫他們把問題釐清時,各位同工、小組長,您就是最適合的那位,可以在這個時候幫助父母們,知道上帝已經垂聽他們的禱告,以致讓他們確定耶穌基督是唯一的教主。這是何等寶貴的機會,讓我們一同來學習!

 

了解更多家庭關懷同工培訓

回到上方